冬天有了各種采暖設備,從此再也不怕寒冷的冬季了。但是,采暖設備雖然好,也要使用有度,用戶在使用各類采暖設備,如壁掛爐時,需要注意一些事項,正確的使用壁掛爐等取暖工具,才能過上一個安心舒適的冬天。
壁掛爐溫度不可過高,冷一點更好
剛從寒冷的室外回到家,很多人第一時間內就趕緊調高采暖溫度,暖意融融的環(huán)境讓人頓時卸下“防備”,一般家庭的溫度都在24℃以上,但據壁掛爐有關專家介紹,其實溫度偏低一些,反而對健康更有利。室內溫度過高,室內濕度必然過低,導致空氣干燥,人的呼吸道干澀難受,會造成口干舌燥、咽喉疼痛,也極易誘發(fā)各種疾病,如皮膚瘙癢等。
據了解,國家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規(guī)定,冬季室內溫度的標準值為16℃-24℃,達到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,45%RH至60%RH被稱為“健康濕度”。專家建議,如果室內溫度高、濕度低,最好每天用加濕器調整室內濕度,還有更加實惠的辦法,用戶可以在暖氣旁邊放盆水,或者將幾塊干凈的濕毛巾搭在暖氣片上,讓水慢慢蒸發(fā),保持室內空氣濕潤。
使用散熱器不可大意,清理要徹底
很多用戶因為美觀,喜歡在散熱器上套上裝飾,或者放個茶杯,擺兩本書,弄瓶花,其實,這會對暖氣散熱產生影響。這種影響在冬季采暖的時候非常明顯,加了隔板基本會降低2~3℃。
房間內靠近暖氣片的地方應盡量保持一定的散熱空間,不要在暖氣片前堆放雜物,否則就會影響暖氣片的散熱效果。另外,供暖后,隨著室內溫度上升,一些灰塵、細菌等過敏原會伺機活躍起來,誘發(fā)咳嗽、哮喘等疾病。所以,一定要清理暖氣片下面的衛(wèi)生死角,采用地暖的家庭,每天還要清理地板上積聚的灰塵。
冬季溫室易患“暖氣病”,多開窗運動更健康
據了解,長時間處在溫暖的環(huán)境中,身體能耗過少,最終會導致肥胖。除此之外,供暖后人的活動量明顯下降,身體素質也隨之變差。所以,供暖后要適度的進行運動,活動不方便的老人也要每天外出曬曬太陽。
另外,很多家庭家里暖和了,就不愛開窗了,但室內空氣因此而不流通,人容易出現頭暈、口鼻發(fā)干,甚至咽喉腫痛、感冒等癥狀。這就是所謂的“暖氣病”。因此,每天早中晚最好開窗通風三次,每次10分鐘左右,要注意的是,室內溫度不要因開窗而降到16℃以下,最好控制在16℃—22℃。
壁掛爐使用方便,節(jié)能又環(huán)保,在冬季是最佳的采暖設備,但在使用時也要合理,同時做好日常維護,以便創(chuàng)造溫暖舒適的家居環(huán)境,更好的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溫暖。
- END -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